蔡英文总统藉活动场合,私下会晤台中市长卢秀燕,两人达成“中火燃气取代燃煤”的共识。核四、藻礁公投尚未成案,已经迫使蔡总统必须与在野党的地方首长对话,寻求最大公约数。
虽说能源不分蓝绿,但台湾的能源政策,始终脱不了政治因素的干扰。民进党在藻礁公投风起云涌之后,赫然发现自己已站到环团的对立面,被过去的政治盟友批判;蔡英文的因应之道,是以核四议题反攻,凸显国民党内的立场歧异。
侯友宜与卢秀燕,成为民进党重点分化的对象。民进党以“核废料”质问侯友宜的核四立场;以“核四迁台中”制造卢秀燕“反对核电”的印象,乍看之下,似乎蔡总统重新寻回议题主导权,实际上却是在野党逼迫民进党让步的大好时机。
举例而言,侯友宜要的是“中央保证核废料不会永久放在新北”,卢秀燕要的是“中火增加燃气就要减少燃煤”,这些过去要不到的东西,现在都可以借由公投的压力,逼迫民进党立下承诺。
而国民党的重点,不仅在公投的胜负,更在学习与民间团体对话,创建国民党与社会各个议题的链接。护藻礁公投,让环团怀念起十年前,亲赴反国光石化第一线的马英九;现在江启臣主席该思考的是,未来的台湾,又会怀念今年的国民党什么呢?